思泊湖官网首页 思泊湖商城 收藏本站
抖音
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聚焦

嫦娥四号完成第28月昼工作 科研成果揭示巡视区石块来源

所属分类:时事聚焦    发布时间: 2021-03-22    作者:兰州思泊湖牛肉面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据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3月21日2时和3月20日17时09分结束第28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面生存了808个地球日,本月昼期间月球车行驶约30米,累计行驶里程682.77米。
科研人员通过系统分析嫦娥四号获取的探测数据,取得一系列有关着陆区矿物成分、地形地质演化历史、月壤太空风化程度和浅层地下结构等方面的科学成果。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asearch:Planets》。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巡视区石块的光谱特征,推断石块很可能源自古老的芬森撞击坑,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它们是新鲜出露的撞击坑溅射物。这些石块由芬森撞击坑溅射过来后原本埋藏在月壤之中,后期由于织女撞击坑溅射物的撞击挖掘作用而暴露在月表。
多项研究揭示,嫦娥四号着陆区被35亿年前形成的芬森撞击坑的溅射物覆盖。这些溅射物经历长时间的演化后,形成了一层大约12米厚的细粒月球土壤。而在第3和13月昼期间,“玉兔二号”月球车发现巡视区存在较多的石块(如下图所示)。“玉兔二号”月球车通过详细的就位探测,获得了两块代表性石块的光谱和周围地貌的全景影像图。
“玉兔二号”月球车在第13月昼期间发现的石块主要分布在一个撞击坑的周围。石块的总体密度随着距撞击坑坑沿距离的扩大而逐渐降低,且部分石块沿特定方向呈链状分布(如下图所示)。石块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它们是当前撞击坑的溅射物。这个撞击坑呈椭圆状,长轴方向为西北—东南向。持续不断的(微)陨石撞击和昼夜温差引起的热胀冷缩导致月表出露的石块在几千万年内便逐渐破碎消失。周围留存的大量石块说明撞击坑是一个新鲜撞击坑,这些石块的出露时间比较短。
本文转自人民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删除。
扫一扫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电话:400-6326-889
电话:18894049999
邮箱:3256588217@qq.com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名城广场4号楼36层3606室
Copyright © 兰州思泊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16001782号-1   网站地图  RSS   XML   城市分站:   兰州  甘肃    技术支持: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496号   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